期刊简介
本刊宗旨是防止传染病的传入传出,保护人体健康,为维护口岸食品安全促进国际贸易与友好往来,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服务。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国境卫生检疫
主办单位: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出版部门: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4-977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254/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78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进步奖(00)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
- 主管单位:国境卫生检疫
- 主办单位: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 国际刊号:1004-9770
- 国内刊号:11-3254/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免疫层析法与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中HBsAg、抗-HCV、抗-HIV的比较
[目的]分析比较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HIV抗体(抗-HIV)的免疫层析快速试剂在实际应用中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对502份健康体检血清标本同时用快速免疫层析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HBsAg、抗-HCV、抗-HIV,对其灵敏度和特异度进行比较.[结果]与ELISA相比,502份血清标本中HBsAg金标法有2份......
作者:李华;谭终意;徐宪莉;张琳;史敏 刊期: 2006- 05
-
温州口岸8例输入性恶性疟疾的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通过对输入性恶性疟疾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掌握温州口岸恶性疟疾流行现状及特点,为口岸恶性疟疾的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对前来就诊的疟疾疑似病人和不明原因发热者采用血液涂片法查找疟原虫.[结果]温州口岸2005年1~7月共发现8例疟疾患者,均为国内人员国外感染,其中男性7例,女性1例,血液涂片均查到恶性疟原虫;流行病学个案调查结果显示,8例患者在国外期间均有蚊虫叮咬史;3例为初发病例,5例为......
作者:李君芳;林丹 刊期: 2006- 05
-
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HBsAg的假阳性和解决方法
[目的]避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BsAg假阳性报告的发生.[方法]对ELISA法检测HBsAg结果为阳性而金标法为阴性的69份血液标本,用ELISA法和Abbott免疫发光法检测乙型肝炎3系5项免疫指标,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ELISA法检测HBsAg的假阳性率为1.19%,而用同样方法复检后,其假阳性率降至0.06%.[结论]ELISA法检测HBsAg的假阳性大多可通过用同样......
作者:杨寿旺;李睿;黄建可 刊期: 2006- 05
-
乌鲁木齐口岸出入境人员70例HIV感染者的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口岸出入境人员中HIV流行的现状和传播途径,以便提出防治建议.[方法]对2002~2005年乌鲁木齐口岸出入境人员传染病监测体检中发现的70例HIV感染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结果]乌鲁木齐口岸地区HIV流行近年来呈上升趋势,感染者以青壮年为主,男性多于女性,传染途径以性接触为主,同时通过吸毒途径传播的危害不容忽视.[结论]必须加强对口岸高危人群和吸毒人群的HIV监测与健康教......
作者:古丽努尔;竺剑波 刊期: 2006- 05
-
HCV与HBV重叠感染者CMSC及IIPC实验与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丙型与乙型肝炎病毒(HCV与HBV)重叠感染患者补体介导免疫复合物溶解能力(CMSC)及补体对免疫沉淀的抑制作用(IIPC)2种新功能低下在丙型与乙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PEG沉淀法测定患者血清循环免疫复合物(CIC);以PO和抗-PO制备免疫复合物(IC),加人补体(血清)使其裂解,或同时加PO、抗-PO及血清抑制IC的形成,并测定上清中PO的光密度(OD),确......
作者:郭素珍;常永超;范会兴;王建军;崔全有;段东杰;司雅洁 刊期: 2006- 05
-
HIV-1 gp41基因片段亚型多样性研究
[目的]应用HIV-1envgp41基因分型技术进行出入境HIV感染者HIV-1亚型多样性研究.[方法]采用套式逆转录PCR方法对envgp41和gp120(C2-V3区)进行基因扩增、测序、亚型对比分析,以及应用威斯康星GCG公司软件进行系统树分析和用美国LosAlamos国家实验室的HIV-Blast软件进行序列的亚型鉴定.[结果]对22份样本的gp41和gp120(C2-V3区)的基因亚型进......
作者:刘翌;杨成勇 刊期: 2006- 05
-
排除检查诊断法在传染病快速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迅速确诊传染病病种,采取有力措施,控制传染病通过口岸进一步扩散.[方法]将排查技术应用到传染病的鉴别诊断中.[结果]对口岸发现的疑似传染病病例,可采用流行病学的方法进行排查,可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排查传染病;可通过实验室进行排查性检验而确诊传染病.[结论]排除检查诊断法在传染病诊断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它可以迅速初步判断是否患有传染病,缩小可疑传染病的范围,减少检查、检验项目,大大缩......
作者:黎满全;陈小刚 刊期: 2006- 05
-
京冀蠓类初步名表及毛蠓1新种(双翅目:蠓科)
[目的]发布京冀地区蠔类本底调查情况,为提供科学对照依据.[方法]根据实地调查和文献查询列出了京冀地区蠓类种群组成,并对2005年在秦皇岛北戴河捕获的1新种蠓类进行了描述.[结果]京冀地区蠓类初步名表,9属36种及毛蠓1新种.[结论]加强媒介昆虫的本底调查研究,是科学制定虫媒防治预案、疫情预测和有效控制及预警外来有害媒介的重要手段.......
作者:李俊成;李德昕;聂维忠;王海军;虞以新;严格 刊期: 2006- 05
-
大连口岸杀灭黑家鼠的实验研究
[目的]在大连口岸地区消灭黑家鼠,防止家鼠鼠疫在口岸的传播.[方法]采用鼠夹法和鼠笼法连续3年对灭鼠后的口岸地区的鼠密度、种群构成情况进行调查.[结果]3年共布捕鼠器216000个,捕鼠总数为1123只,年平均鼠密度为5.20%,2001~2003年鼠密度呈下降趋势.经过3年的灭鼠工作,鼠密度下降到0.58%,低于国家标准1%.捕获鼠类经鉴定分为1科2属3种.褐家鼠为绝对优势种;小家鼠为常见种;黑......
作者:张宝申;谢剑波;杨益民;刘洪文;李建训;王振海;梁贵洲;孙玉杰;樊德海;崔毅;王建学;刘成和;王永利 刊期: 2006- 05
-
首都机场T3航站楼施工工地灭鼠效果评价
[目的]摸清T3航站楼施工工地的鼠密度本底情况,收集媒介生物控制基础资料,指导今后的灭鼠工作.[方法]2005年4~5月,首都机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在投药灭鼠前后,采用夹夜法对首都机场口岸T3航站楼施工工地的鼠密度进行了调查.[结果]4月,投药灭鼠前,鼠密度为5.33%.5月,在采取以投药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后,T3航站楼施工工地鼠密度下降至0.33%,灭鼠率为93.80%.[结论]以投药为主的综合防......
作者:田洁;曹建中;杨自昆 刊期: 2006- 05
动态资讯
- 1 黑河口岸1997~2000年食品卫生质量分析
- 2 珠海口岸检出3例HIV感染者的调查报告
- 3 2012-2013年中蒙边境甘其毛都口岸地区蜱携带病原体调查
- 4 生物学实验中的生物危害
- 5 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与鼠疫实验室建设
- 6 菌(毒)种保存及复苏技术
- 7 河南口岸出境人员国际旅行卫生健康知识需求分析
- 8 重庆口岸2002~2005年境外人员疾病监测结果分析
- 9 乙型肝炎血清学标志间非特异性交叉反应的研究
- 10 上海港外来船舶压舱水中浮游植物的调查及风险分析
- 11 用复合抗逆转录病毒剂在孕期安全治疗HIV感染
- 12 2例HIV感染者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 13 哈萨克斯坦病媒生物性疾病
- 14 二类口岸卫生检疫核心能力建设的思考
- 15 丹东口岸进口冷冻水产品中携带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定量危险性评估的初步研究
- 16 立夫特山谷热的流行现状及防治对策
- 17 一种数字化评估出入境人员亚健康风险的方法
- 18 云南河口-越南老街口岸地区蚊媒调查
- 19 蜱螨分类鉴定方法的研究进展
- 20 德宏章凤口岸遣返人员传染病监测结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