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宗旨是防止传染病的传入传出,保护人体健康,为维护口岸食品安全促进国际贸易与友好往来,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服务。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国境卫生检疫
主办单位: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出版部门: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4-977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254/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78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进步奖(00)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
- 主管单位:国境卫生检疫
- 主办单位: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 国际刊号:1004-9770
- 国内刊号:11-3254/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肖厝口岸恙螨本底调查报告
[目的]掌握肖厝口岸鼠形动物所携带的恙螨的种类、分布和季节消长的本底情况.[方法]从2004年8月~2005年7月分别采用捕鼠夹和捕鼠笼对肖厝口岸的鼠形动物所携带的恙螨的种群构成、季节消长进行了调查.[结果]本次调查共捕获鼠形动物60只,其中22只携带恙螨,共检集恙螨2938只,经鉴定隶属2科2属4种,其中地理纤恙螨为优势种,占总恙螨数的74.13%.恙螨全年平均密度(恙螨指数)为48.97,鼠体......
作者:蒋惠坚;蔡光增;苏触景;黄文雄 刊期: 2006- 04
-
罗湖口岸检验检疫视频测温监控指挥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利用目前世界上先进的热成像测温技术、监控技术和信息技术,结合罗湖口岸出入境人员检验检疫工作实际,于2005年12月开发建设了罗湖口岸检验检疫视频测温监控指挥系统并成功运行.这一系统的成功建设,提高了对出入境人员传染病的监测能力,结束了经罗湖口岸出入境的旅客需要停留站位测温的历史,实现了口岸卫生检疫电子化管理;提高了通关速度,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节省了人力;提高了应对口岸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和工......
作者:刘胜利;许卫国;林汉廷 刊期: 2006- 04
-
生物信息学在出入境检疫中的应用
生物信息学在20世纪80年代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HGP)的启动即兴起的交叉学科.它已渗透到医学的各个研究领域中,成为生物医学发展的重要工具,被称为21世纪生物技术的核心.充分利用生物信息学的各类技术,将会推动出入境检验检疫工作的迅猛发展.为此,对生物信息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作一介绍,并论证了出入境检验检疫系统开展生物信息学研究的必要性,分析和预测了生物信息学在出入境检验检疫工作中的应用前景.......
作者:吴兴海;梁成珠;陈长法;魏晓棠;马占鸿;黄冲 刊期: 2006- 04
-
菌(毒)种保存及复苏技术
微生物是重要的生物资源,保存微生物的目的,不仅使微生物菌株保持着原有的生命力、优良生产性能、形态特征,并使其遗传性状从分离时或从实验开始就一直保持不变,为后人能更好地应用先进技术开发和运用微生物,为人类造福.为此,对菌(毒)种保存的原理以及复苏技术,包括冷冻干燥保存法、超低温冰箱保存法、液氮保存法、传代培养保存法、载体保存法等技术的操作步骤进行介绍,为同行作为参考.......
作者:马洪波;冯子力;谭华 刊期: 2006- 04
-
国际航行客轮微小气候及空气质量分析
[目的]了解远洋航行船舶旅客及船员生活场所的卫生条件,加强对船舶的卫生检疫和监督.[方法]对船舶进行包括温度、湿度、风速、照度、噪声、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2)、可吸入颗粒物、甲醛及空气细菌总数等10个指标的监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交通工具卫生标准》(GB9673-1996)进行评价.[结果]客舱所有指标均100%合格;船员休息舱中照度、细菌总数合格率为75%,其余指标均100%合......
作者:胡国能;王海亮;张澍 刊期: 2006- 04
-
一种海马肠道疾病病原体的鉴定及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性研究
[目的]研究海马致病病原体,筛选不同用途海马的高效病害治疗物,促进我国海马养殖的发展.[方法]室外采集标本分离患病海马病原体,从患病海马体内分离到3株菌株,用分离菌株的纯培养物感染健康海马.[结果]48h内实验海马发病,其临床症状与原患病海马相似,经形态学、生化和室内感染试验鉴定为副溶血弧菌(Vibrioparahemolyticus).药敏试验表明,所分离菌株对链霉素、利副平、卡那霉素、环丙沙星......
作者:杨弘诣;杨为东;程刚;赵文;张国辉 刊期: 2006- 04
-
探讨氢氧化钠溶液冲洗全自动加样针对酶免实验的影响
[目的]解决TECAN全自动酰免设备的加样系统在加样时出现的拖尾现象,防止出现假阳性结果.[方法]用全自动加样系统RSP加样,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在标本加样过程中采用不同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NaOH)溶液对加样针及管道进行冲洗,并设蒸馏水对照.对各组检测数据进行比较,并作方差分析.[结果]5组数据间比较,方差分析结果为F>F0.01(4.36),故P<0.01,5组间存在着差异......
作者:张波;刘伟;张宁;林松峰 刊期: 2006- 04
-
斑点免疫金渗滤法检测沙门菌的研究与应用
[目的]研究一种特异性强,灵敏度高,且操作简便,快速的沙门菌检测方法,以用于临床样品中沙门菌的快速检测,并能在基层推广应用.[方法]应用胶体金标记纯化的兔抗沙门菌抗体-1,SPA(金黄色葡萄球菌A蛋白)包被硝酸纤维素膜作对照点,建立直接检测沙门菌的斑点免疫金渗滤法(DIGFA)检测试纸盒.[结果]通过胶体金标记兔抗沙门菌抗体直接显色,阳性者出现红色斑点,结果易于判断.整个试验过程仅需10~15mi......
作者:孔繁德;陈琼;彭海滨;陆承平 刊期: 2006- 04
-
出口鱼糜制品生产加工企业应用HACCP管理体系的探讨
[目的]确保我国出口动物源食品的安全卫生,应对欧盟、美国等国家设置的贸易技术壁垒,提高出口食品的国际竞争力.[方法]应用HACCP管理体系,对鱼糜制品生产中在原料、辅料、加工过程、产品储存和销售过程中存在的危害因素进行分析,确定关键控制点.[结果]鱼糜制品的危害因素有生物、物理、化学的危害,加工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为原料、辅料、封装、检测、杀菌、速冻、安全包装车间、加工人员个人卫生、储存和销售等环节......
作者:郜兵;王玫;徐凤敏;郑全根 刊期: 2006- 04
-
出口食品中添加剂使用的现状及安全管理对策
[目的]探索出口食品生产过程中食品添加剂使用的安全管理新方法.[方法]对出口食品中食品添加剂使用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结果]出口食品生产中食品添加剂使用过程中存在着(1)国内允许限量使用的食品添加剂,部分国家禁止使用;(2)使用添加剂未在包装标签中予以声明;(3)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量超过国外标准,残留超标等问题.[结论]应加强对出口食品生产过程中食品添加剂使用的监管,建立出口食品添加剂使用......
作者:赵明;邵明洋;马骏 刊期: 2006- 04
动态资讯
- 1 中海石油南海西部基地鼠形动物及其体外寄生虫的种群分布调查
- 2 日本传染病监测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 3 对赴美领养儿童麻疹病例疫情处理方案的探讨
- 4 黑龙江口岸蜱类斑点热群立克次体感染状况初探
- 5 硫酰氟的杀虫药效及毒理学研究
- 6 出入境人员血清标本分类保存的意义
- 7 入出境航空器卫生监督评分“一公司一证”模式的探讨及应用
- 8 从美国进口的货物中首次发现活美洲小家鼠
- 9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技术在检测甲型流感病毒中的应用研究
- 10 顺德口岸从非法入境人员中首次检出HIV感染者
- 11 一起进口精炼棕榈油苯污染事件的处理报告
- 12 合肥口岸鼠类、蚊类的本底调查报告
- 13 宁波口岸出入境人员超声检查结果分析
- 14 上海口岸2000年出入境人员梅毒监测结果分析
- 15 一对男男性接触HIV感染者体内毒株基因序列的分析
- 16 卫生检疫关注的公共卫生风险基础理论研究
- 17 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子分型方法用于霍乱弧菌相关性分析
- 18 医学实验室的质量控制
- 19 福州口岸出入境人员HIV感染者流行病学调查
- 20 雷州半岛埃及伊蚊的分布、生态、密度与季节消长的研究